秋季高发病毒来袭,2岁以下宝宝最易中招!预防要趁早!

来源:试管机构网 作者:试管机构网 更新时间:2023-09-22 点击数:

立秋快一个月了,没有了炎热毒辣的太阳,就可以大大方方舒舒服服地出去玩耍啦!尤其正值金秋九月,到学龄的人类幼崽都通通归入了学校,妈妈们也顿时倍感轻松(当然,疫情区的宝宝们不要乱跑,乖乖在家,做好个人防护噢)

但换季往往也面临各种问题。秋季早晚温差大,是各种婴幼儿突发疾病的高发期。

三代试管婴儿

最近,就有家长在后台留言说:“娃最近总是拉肚子,还一直拉个不停,拉的人心疼死了”。

一天拉十数次,上吐下泻外加发烧,臭臭的状态也不常规,黄绿色的。

注意,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娃感染了轮状病毒。

三代试管婴儿

啥是轮状病毒?

由于轮状病毒在显微镜下看,外形很像车轮,所以给它命名为轮状病毒。轮状病毒多在秋季高发,因此也被称为“秋季腹泻”。

轮状病毒是导致宝宝脱水性腹泻的主要病源,几乎每个宝宝5岁前都感染过,尤其是6月龄到2岁以下的宝宝,更是高发人群

三代试管婴儿

很多家长可能不清楚,轮状病毒虽属于自限性疾病,数日后症状会逐渐减轻,但时至今日,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依然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高危病之一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全球有几十万儿童死于轮状病毒感染,在因腹泻而死亡的孩子中占比高达37%,占5岁以下死亡儿童的5%,因此,将轮状病毒称为儿童杀手也不为过。

宝宝不幸中招后会有哪些症状?

宝宝感染轮状病毒后,会有1-3天的潜伏期,所以并不是接触后立马就能显现出来的。起病初期会有呕吐现象,常伴有发热和呼吸系统感染症状,如咳嗽、流鼻涕等,极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是呼吸系统疾病,随后才会出现腹泻症状。

腹泻时,宝宝大便的性状也会跟着发生改变,腹泻物呈洗米水样或是绿色蛋花样浠水便,有的便便会附带少量的黏液,同时,伴有酸臭味。感染后的病程一般持续5-10天,在这段时间内,宝宝腹泻程度会非常密集,达到10来次,十分折磨。

看着宝宝拉个不停,爸妈急的恨不得马上找对方法,立刻让宝宝好起来。

但是,千万要控制住不能给宝宝随意用药。因为轮状病毒属于自限性疾病,也就是说,此类病症没有特效药。想要治疗它,关键在于耐心的护理与等待。

感染轮状病毒后,最大的问题是呕吐和频繁腹泻带来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。

所以需要家长耐心观察孩子的脱水情况,并及时补充水分,预防脱水。

宝宝脱水了怎么办?

如果宝宝已经出现轻、中度脱水且没有严重呕吐时,可以在家里给予宝宝口服补液盐。按照购买说明书要求,一般轻度脱水50ml/kg,中度脱水100ml/kg,少量多次给予补液盐,在4小时内需服用完(详细治疗方案,建议遵医嘱)。

除了补充液体外,家长还应观察宝宝的大便性状、大便次数、体温、精神状态等,及时了解宝宝的病程。

同时,要给宝宝调整饮食结构。

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,则继续母乳喂养,同时可以考虑不含乳糖的配方奶。

等腹泻停止后,再恢复原来的喂养习惯。

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大龄宝宝,则需要避免油腻和难以消化的食物,少量多次地进食,保证宝宝有充足的营养,有足够的体力去和病毒作斗争。

但是,小编需要提醒各位宝妈,对于不了解病情的家长,如果发现脱水现象,哪怕是轻、中度,因为病程进展快,最好也请直接带宝宝去医院,防止贻误病情。

宝宝究竟是如何被轮状病毒缠上的呢?

虽然大人也会感染轮状病毒,但是基本没有什么症状或者症状很轻,但却给孩子带来了传染源,极容易传染给孩子。

轮状病毒经粪、口途径传播,通过粪便污染环境后,宝宝接触被污染的环境或者物品后,经口感染疾病,传染性很强。尤其是在人多的公共场所(比如游乐场、商场、幼儿园等)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。不洗手吃东西,最易感染上病毒。

感染后1-3天会有大量病毒随着大便一起排出,通常在感染8天后就检测不到轮状病毒了。所以,在生病期间,即使是宝宝自己的东西,被便便污染后,该扔的扔、该消毒的消毒。爸爸妈妈在处理完便便后,要彻底洗手后再接触宝宝。

如何预防?

疫苗接种。及时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对于预防秋季腹泻是很有效的。轮状病毒属于二类疫苗,需自费,接种对象主要为3岁以下宝宝。

日常做好消毒工作。被粪便污染后的接触物,要注意及时消毒。病毒能长期存活于固体表面、污水和手上,需要注意的是,此类病毒对常用消毒剂抵抗力较强,但可被含氯消毒剂灭活,比如最常见的84消毒液。

在高发季节,要有意识地防止宝宝与感染者接触,生病之后的宝宝免疫力最差,极易被感染,最好也跟别的小朋友保持距离。

日常要勤洗手,尤其是从外边回家后;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。

夏秋换季时节,除了秋季腹泻高发,这些常见病也需注意,家长千万别大意:

1、感冒咳嗽

秋季气温落差大,体质弱的宝宝一时跟不上天气变化,很容易就感冒了。

尤其是3岁以下的宝宝,体温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系统发育尚未完善,非常容易出现早晚受凉的情况,从而引发发烧、咳嗽、流鼻涕等症状。

应对方法:家长要随时注意天气变化,及时给宝宝增减衣物。

宝宝运动/户外玩耍出汗以后,不要立即为宝宝脱掉外套降温,也不能在通风口凉快,更不能吹空调吹风扇,这样做很容易让孩子感冒受凉。要及时给孩子换上干燥衣物,让宝宝多喝开水,有助预防感冒。

2、过敏性鼻炎

季节更替,随着空气变得干燥,粉尘也开始多了起来,还有各类植物飞絮,很容易落入口鼻,极易刺激宝宝的呼吸系统,引发过敏性鼻炎。

应对方法:保持室内环境整洁、干净,注意抑制虫螨、霉菌滋生。

在人流聚集的学校里,每周至少应清理教室一次,彻底清除室内灰尘,同时也要注意清理卫生死角;幼儿午睡用的床垫、被子容易滋生细菌、螨虫,要经常更换并用热水清洗,经常在阳光下曝晒。

幼儿饮食上要注意挑选新鲜食材,少吃海鲜、坚果等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。秋季要多留意孩子皮肤保湿问题,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洗手液。如发生过敏,应及时咨询医生排查过敏源,了解致敏源,减少病原体接触。

3、皮肤过敏

秋季空气干燥,家长要特别注意给宝宝做好肌肤保湿护理工作,如果不注意护理,很容易引发皮肤过敏,引起皮肤瘙痒,严重还会诱发红肿等问题。

应对方法:保持室内环境整洁、干净,及时清理死角,注意螨虫、霉菌的滋生;及时更换床单被罩,清洗后的床单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。

饮食同上(2、过敏性鼻炎),也要避免吃易引起过敏的食物。

记得按时给宝宝涂抹天然滋养的婴儿保湿面霜或润肤乳。对于已经产生过敏症状的宝宝,家长应及时咨询医生查看问题根源,才能有效防治孩子过敏。

4、手足口病

秋季来临,手足口病也开始泛滥起来,易发生于 5 岁以下的宝宝,主要通过空气、饮食和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。

宝宝患了手足口病,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在手、足、臀部等处出现斑丘疹和疱疹,口腔内出现散发的疱疹或溃疡。因口腔内出疹,宝宝可能会因为口腔疼痛而拒吃东西,常伴咳嗽或是流口水的症状。

手足口病潜伏期约 3~5 天,属于自限性疾病,大部分都是轻症,病程约 5~7 天后都能自行恢复。但感染了柯萨奇病毒A16型(Cox A16)和肠道病毒71型(EV 71)的部分患儿会出现重症,3 岁及以下的孩子发生重症的可能性较大,死亡病例也主要集中在这个年龄段。

应对方法:在流行季节,少带宝宝去公共场所。

大人小孩都要勤洗手。大人从外面回来,一定要先洗手再来照顾孩子,尤其是在为孩子喂食和清洁口腔前。

患手足口病时,皮肤会有丘疹和疱疹,要注意避免孩子抓挠,同时保持皮肤局部的卫生。

宝宝的身体健康问题,是每个家长最关心的。面对来势汹汹的秋季高发疾病,妈妈们也不要太过焦虑,只要掌握科学方法,我们就能提前做好预防,不让病毒有可乘之机~

加入收藏

本文标题:秋季高发病毒来袭,2岁以下宝宝最易中招!预防要趁早!

本文链接:http://m.7ivf.com/news/8508.html